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分管领导:王 立 平
(2)组 长:胡 时 宝
副 组 长:王 增 梅
(3)、资 料 员:程辰 生 蒋 厚 旗
(4)、收集论文、作文: 文 梅
(5)、撰写实验计划、方案、总结等:王 增 梅 胡 时 宝
二、课题研究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 :理论学习及研究准备(2009年3月——2010年3月)
1、理清研究思路,充分厚积理论基础。这个阶段我们将组织实验教师认真研读总课题组关于本子课题的要求及相关理论,结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多元智能教育》,认真阅读课题组的《阅读/作文个性化-课题通讯》,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交流学习体会,增强实验的信心和勇气。
2、学习先进经验,积极构建实验理念。本年度我们将派出实验教师前往课题研究成效显著的学校考察学习,如我市的解放路小学等,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按时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年会,领会其要旨,拓展实验的有效空间。
3、研究实验对象,正确对待个性差异。本阶段我们将要求每位实验教师认真研究每一个实验对象,对阅读、习作过程中所存在的个性差异作详细的记录,并认真、细致地加以研究、反思,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不断完善学生的表达个性。
4、明确权利义务,力争获得理想效果。(1)实验教师的义务: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各负其责;每位实验教师每两个月交一篇论文(课例、经验总结);每两个月交5篇以上学生习作,并附点评;每期交文字总结一份;每位实验教师在实验期间至少有一篇文章发表,至少有三篇学生习作发表,否则不予承认实验教师资格;每位实验教师至少承担一节教学研讨课。(2)、实验教师的权利:实验教师优先享受外出学习研讨的机会;每位实验教师每期可适当报销资料费;每发表一篇论文奖励50元;学生每发表一篇习作,奖指导教师20元。实验教师成绩优秀者享有优先评优权。
第二阶段:研究实践及理论升华(2010年3月——2011年3月)
1、着眼课堂,认真反思总结。课堂教学中,我们将积极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质疑、理解、探究、领悟。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彻底改变过去的一统化、模式化、强制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努力创造个体化、多元化的阅读课堂。为了切实推进课题实验的发展,我校计划每月安排一位实验教师上一节研讨课,课前集体备课,课后反思总结,共同研讨得失,力求共同提高。
2、 虚心请教,及时补充改进。本年度我们将定期邀请市、区教研员、特级教师和实验校的专家来我校听取研究成果汇报,虚心讨教,并将他们意见和建议整理出来,在实验过程中加以运用。我们还将定期集中所有实验教师,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实验操作目标和方式,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专家们的建议结合起来,不断补充、改进,写出经验总结,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3、 开展活动,重视实验效果。我们计划定期开展学生“读书比赛”,展示所读书目,介绍所读内容,畅谈自身感受;“班级小报” 评比 ,“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促进课题实验的有效进行。通过不同实验班的学生同台竞技,我们及时做出总结 、比较、分析,积累相关资料,找出差距,改进方法,求得更好的效果。
4、 读写结合,促进多元创造。我们要求每位实验教师均能做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为习作提供“源头活水”;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阅读环境,适当进行阅读指导,全面了解学生读书成果;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及成果展示(2011年3月——2012年3月)
1、本阶段主要工作是对前两个阶段的实验成果做出提高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总结,完成实验成果形式和课题总结报告,为课题结题与验收做准备。
2、为实验成果做好宣传,并在全乡范围内进行推广。
三、课题结题与验收安排
1、结题与验收时间:2012年4月
2、结题验收准备工作
(1)由课题组实验教师收集、整理、分析实验资料,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报学校课题组。
(2)学校课题组组织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做好实验资料的整理和存档。
(3)学校课题组邀请市、区教研员及其他实验校专家进行指导,总结成功经验,提升实验的理论层次和推广价值,完善实验结题报告。
(4)将结题报告及实验相关资料报中央教科所“中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总课题组,申请结题验收。
四、经费及其他保障
1、学校承诺为课题实验提供正常的经费支持,如外出考察学习、邀请专家指导、参加年会活动、购置实验资料、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等。
2、学校为实验顺利进行提供领导保障,学校课题组对实验全过程进行规划、指导、检查与监督。
3.学校为实验的顺利展开提供师资保障,选择具备较强研究与实践能力的语文骨干教师进行具体操作,保证课题实验质量。
4.学校为实验的顺利展开提供教学设施、设备保证,如提供实验活动场地、现代化信息及时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