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至25日,以教育部总督学顾问、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为组长,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王斌泰为副组长的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第三巡回指导组,以及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二指导组副组长、教育部人事司副巡视员赵丹龄一行,在安徽省检查指导中职学校和中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情况,并深入休宁木工学校、屯溪六中、铜陵市人民幼儿园和铜陵市第十中学进行调研和指导。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中职学校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副组长张荣国,省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贺泽群,黄山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主任程红,铜陵市副市长张梦生等陪同调研。

王湛同志对休宁木工学校树立“行行出状元”的职业意识、立足徽文化根基、面向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屯溪六中规范办学行为、打造校园文化,铜陵市人民幼儿园重视提升师德、提高社会满意度,铜陵市第十中学开展党员与“双有生”结对帮扶活动等经验与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休宁木工学校虽然办学时间不长,但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创造,注重体现地域特色,并把道德培养作为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锻造和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切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是一个走向成熟的职业学校,从中看到中国职业教育正走向成功。铜陵市人民幼儿园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制定“党员公约”,12名党员率先垂范,带领全体教师签定“师德公开承诺书”,进一步规范了从教行为,严肃了从教纪律。

王湛同志指出,安徽省教育系统对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高度重视,结合教育实际,准备充分,定位准确,工作扎实,部署有力,学习实践活动成效明显。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全省联动,形成三大亮点:大力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抓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和办学行为规范化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大省建设,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王湛同志对我省教育系统下一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六点指导意见:一是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把对学习实践活动意义的认识上升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迎接教育发展新阶段挑战的高度上来,与“中部崛起,科教先行,人才先行”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要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精心组织活动,确定发展目标,找准工作定位。二是进一步突出服务基层、抓基层工作、深入基层的工作重心。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主旨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三是进一步注重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把活动载体的确定、设计实施与学校改革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既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又有鲜明的创新特色,既有战略思想高度,又具有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四是在整改阶段注意把握“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做到“四明确一承诺”。进一步注重学习实践活动的上下联动,内外协调,形成合力,政府为学校改革发展办实事,学校为教师学生成长解决实际问题。五是进一步注重基层学校党的组织建设。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夯实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中小学及民办学校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基础,解决好学习实践活动在基层组织的全覆盖问题,使党的基层组织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既体现有力领导,又有生动活泼的工作表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六是进一步注重总结经验,着眼体制、机制建设。着眼长远发展,巩固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既做好面上工作,又注意发现和培养典型,并及时总结宣传,使学习实践活动有标杆,有样板,形成对照,充分调动学习实践活动内在动力。
目前,我省中职学校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继续扎实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省各参学学校深化理论学习,形成发展共识。各校在学好规定篇目的基础上,根据省中职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的要求,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温家宝总理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同志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系列重要讲话,刘延东同志的《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希望在教师》等。各校紧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要求和“推进教育科学发展,服务安徽奋力崛起”的活动主题,深入对“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个根本性问题的认识,形成了“七点共识”,即: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和教育公平;必须坚持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必须坚持办学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关键,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必须坚持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各市、县(区)、校也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提炼出若干具有自身特色的共识。
各校还密切联系实际,广泛走访调研,截止11月15日,全省参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共走访调研6.7万次,召开座谈会1.8万次,形成调研报告2.1万份,收集意见建议20.7万条,初步查找突出问题2.9万个,在边学边改中已解决问题1.3万个。在分析检查阶段,全省各校通过认真提炼问题,真诚谈心交心,精心准备个人发言材料,按照“真诚沟通思想、深刻剖析问题、促进团结和谐、凝聚发展共识、理清发展思路”的要求,精心组织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达到了对本校现状判断“准”,对突出问题认识“清”,对主客观原因剖析“深”,对推动科学发展思路“明”的目标。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省注意批次联动,落实惠民措施。省教育厅制定了《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关于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指导意见》、《“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中小学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指导方案》和我省中小学健康体检项目及收费标准;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岗计划”、师范类院校“大学生顶岗支教”计划和“教育支援皖北三市六县计划”;组织了全省第一届“幼教专家下基层”巡讲团活动和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完成了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取消了省级优秀学生高考加分政策;采取措施,禁止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等等。这些措施受到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得到教育部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