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狮子岗乡潘红小学四年级 何勇
下雨了,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两年前,我家门前路的模样。一片黄泥,坑坑洼洼,出门得换上胶靴,有时,一脚踩下去,拉都拉不起来,我上学可烦下雨了。
还有,天晴的时候,一旦有车子经过,灰尘就开始疯狂了,钻的家里到处都是,桌子上、被子上,唉,到处都是。我心爱的书放那,也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灰。有时候,妈妈忙,根本没时间打扫。一旦打扫,要花费很长时间。
现在,大家都没有那样的烦恼了,可高兴了。
在这高兴的背后,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
开始的时候,是村里面组织大家筹款修的路。当大家一听是为了修路,捐款可踊跃了。就我旁边的几户人家,二话没说,每户捐款750元。有个企业家还捐了5000元,大家都笑他平时挺抠门,今天怎么这么大方。他不好意思的笑着说:“修路是好事,我们出点钱完全是份内事。”
还有更感人的一件事,我们村有个五保户,他也捐出了300元。这300元,对于我们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他来讲就不一样了。他平时都没什么经济来源,就靠村里给的补助。大家都说他可以不捐,但他执意要给,还说:“我平时没为大家做什么,今天好不容易有机会了,你们就让我高兴高兴,把这钱给捐了。以后路修好了,走在自己花钱修的路上面,心里多高兴啊。这路,也有我的一份力呢!”我听说了他的话,心里很激动,大家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出力呢,多好啊!
人们不仅踊跃捐款,还主动投身到道路的建设当中。炎炎烈日下,在家的汉子和留守在家的妇女、老人集体出动,自发挥锄挑沙,除草填坑整修公路。除了有专门的运输车拉送黄土、水泥,一辆辆农用拖拉机也满载黄土在路上穿梭,村民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给新修的公路两侧培护路肩。
这条路原来只是2米宽的泥路,现在已是4米宽的柏油路了。可以说,这条路是用家乡人民的人情和汗水浇筑而成的!
现在通往小油坊那边的路上,人们又在开始铺设自来水管,广袤的田野上空,飘荡着建路工人舒心、爽朗的笑声。相信不久,当我们拧开水龙头的时候,就可以看见清粼粼的水了。那时,人们又会绽放出多么灿烂的笑脸呢!
简评:
小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了几个人们捐款以及修路的小故事,反映了人们建设道路的热情。在这热情的背后,是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也是小作者通过自己热爱家乡的眼睛发现的。内容真实感人,中心明确。
(责任编辑:沈孝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