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老师忧心:根本没有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细心的金先生发现,最近女儿向他请教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少,但用电脑查资料的次数却越来越多。他说他并不反对孩子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网络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查询、搜集资料的工具,我觉得让孩子从小学会如何利用网络很有必要。”但终于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苦心种出了一个“恶果”――孩子一遇到难题就到百度上搜,根本就没有了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金先生的女儿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一度时期,他曾经为女儿会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增长知识所骄傲。“她曾经给我做过一个关于动物的小册子,虽然只是资料汇编,但相当有创意,做得非常好。”对教育颇有些个人理解的他从不像其他家长那样,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有些神经质地把孩子和电脑完全对立起来”。“没什么不好,网络本来就是一个工具,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如何更好地利用它。”
每天晚上,金先生都会主动地坐在女儿旁边辅导她完成作业。不过让他汗颜的是,有好多问题他确实解决不了。“没办法了就靠网上百度查找答案。”“爸爸给你上网查查去”,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他的口头上。“但大部分还是能辅导了的。”或许因为他天天都在旁边,女儿一遇到什么难题就给了他,“自己根本就不思考。因为这我批评过她好多次。”最近一段时间,女儿问他问题的频率越来越低,但用电脑的频率却越来越高。细心观察之下,他终于发现了一个让他无法接受的事实――女儿一遇到什么难题不再思考,也不再向他请教,而是直接在网上百度一下,把答案一抄就了事。这一发现让金先生很有些左右为难。“你不允许她这样吧,你自己还经常百度了,而且我一直都觉得如果利用好了,网络能很大地促进孩子的学习。但如果你允许吧,孩子又没有任何的思考,明显对学习不利。”几经斟酌,他和女儿谈了一次,但女儿却很理直气壮地反驳说:“我们班里学生都是这样啊!”
没有思考的学习,根本就不是学习。在李先生看来,网络对于学生来说,是害大于利,因此他严格控制着孩子跟网络的接触。他的孩子今年上初二,好长一段时间也是一遇到难题就百度,他发现以后就把家里的电脑“控制”了起来。“但没什么用,现在好多孩子都一样,你能控制住自己的孩子,却控制不了别人的孩子。”在他看来,学习的状态就应该是埋头攻克难题时的那种状态:“手里拿着笔,皱着眉头,埋头苦想;或是几个同学在一起,因为一道题而争得面红耳赤;或是几个同学拿着难题正在请教老师,眼里满是求知欲……”然而有了网络以后,一切都变得随意而简单:输入题目,鼠标一点,答案一抄。就这么简单!
陈静老师也早就发现了这样的“苗头”。“很多时候孩子们做出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如果你问他是怎么做出来的,他就答不上来了。”在她看来,学生通过网络百度答案“属于完完全全地抄袭,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作弊。”她说,她坚决反对学生的这一做法,曾经明确对学生表过态。她建议家长要适当控制孩子的上网习惯。“正确地借助网络,确实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但它也是双刃剑。学习不但要知其然,更要让孩子们知其所以然,但网络并没有这一功能。”
(来源:中国未成年人网 责任编辑:沈孝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