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狮子岗乡査婆店小学 陈 俊
一、说教材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记叙文,它记叙了红三军团过草地时,部队断粮,为了解决部队断粮的燃眉之急,彭德怀将军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杀掉给战士们充饥的事。大黑骡子是彭德怀将军最钟爱的坐骑,但为了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彭德怀忍痛命令枪杀了它,这样一位爱兵如子的将领形象便展现在读者眼前。文章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的高贵品质,赞扬了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就是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人物对长征进行了细描。
二、说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进行分角色朗读。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细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领会战士们对彭德怀的爱戴之情。
4、学会抓关键词句体会彭德怀的高尚品质。
三、说教法
教学围绕课文练习4和练习3来展开,重点要抓住彭德怀在下令杀大黑骡子前后以及在此过程中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体会他内心的矛盾、痛苦和坚毅,从而真正领会彭德怀爱兵如子的崇高品质。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品味课题时,文中那感人的一幕幕又浮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目的是让学生走进文本,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又渲染了气氛,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把握课文“爱与杀的主旨”,抓住细节品悟人物内心情感,触摸语言内蕴,通过朗读进行品悟,读出神,读出味,让学生真正走进人物内心,体会彭德怀的矛盾复杂的心情和杀大黑骡子的决心,感悟到“战友深情”,受到情感熏陶。
我想用深情的话语,将学生积淀的情感推向了极致,也为学生提供了书写心声的机会,书写见手抄报。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
长征精神是当代青少年所缺失的,本课教学如果仅让学生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那是浅层次的。手抄报是对课文的拓展延伸,长征精神也由此从文本语言中跳出来,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我发现现在的学生感情不丰富,父母情、师生情、同学情、友情等等,无所谓。我在备课时,就抓情字,从情出发,渗透背景,让同学们牢记,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友们。
1、课文由课题导入,然后品读大黑骡子,感受其辛劳,让大黑骡子在学生心中树立起高大形象,感受不能杀。从而认识到大黑骡子任劳任怨、吃苦能干、劳苦功高。
2、品读爱骡,走进文本
同学们不同意杀,还有谁不同意杀?
老饲养员、战友们不同意杀,难道彭德怀同意杀吗?
感受他们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再从三个命令中感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友们的情感。
教学中我采用了默读、促读、引读、集体读、个人读等形式,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好好读书,体会人物感情。在读中抓词语,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来感受人物情感。
我憋了三天,憋出一首小诗,一路风雨泥潭霜,写红军长征中,路难行;征途茫茫草根糠,写红军生活极其艰苦;战士生死谁牵挂,痛杀爱骑保国疆,彭德怀为了革命胜利痛杀大黑骡子,在舍与不舍之间的抉择。舍小利为大家的革命情怀。
在课堂上我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课的容量大,教参建议上2至3节,第一节我昨天上的,以背景、通读课文,识字、解词为主,今天应该是二、三节课的融合,估计两节半课。课堂上,我显得急促。为了不影响英语课。在课堂语言组织方面还欠佳,值得我去再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