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教”和“育”
狮子岗乡中心学校 方道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转眼间已过32个教师节了。最使我难忘的是全国第一个教师节和第32个教师节。回眸1985年9月10日欢度全国首个教师节,昔日的“臭老九”今天享有自己的节日。原独山区教育组长刘振德将全区中小学千名教师会集独山镇,庆贺佳节,全区教师心花怒放,热泪盈眶。32年后的2016年9月10日,狮子岗乡中心学校赵校长召开全乡退休教师大会,与合肥常青艺术团联欢,城乡两地心心相印,载歌载舞,我情不自禁地独唱了《我的南海》和《多情的土地》。瞧!当教师多么的幸福!
我于2014年光荣退休,在教43年,虽非富翁,然而不贫穷。尤其是我很庆幸选择了喜爱的教师职业,也许是毛主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导鼓舞了我一生,实现了“在狮子岗干一辈子”的诺言,使我生命不止,进取不息。还有逝者田克荣和退休王为公老师都是狮子岗基础教育的奠基人和功臣,我们不要忘怀。
朋友们,祝愿你们亦时逢好运:因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是基石的奠基者。兴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重师。下面将转载习总书记近三年在教师节的讲话,看看党中央、国务院多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2013年教师节,习总书记在给全国广大教师慰问信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2014年,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2016年教师节前夕习总书记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对教师提出了“四个引路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锻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的殷切期望。
习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既是鼓励,又是指导;既是评价,又是定位。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作为狮子岗教育的见证人,值此机会与朋友们漫谈如何“教”和“育”,与大家共同切磋,不知是否有益?
一、老师应如何“教”?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职责和任务可谓艰巨。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我们面临着一个需要教育家的时代,中国有过举世公认的孔子、孟子、韩愈、朱熹、陶行知、蔡元培等著名教育家,他们凝聚着民族智慧的教育思想,需要我们继承、创新和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怎样做一个好教师,我理解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1、对教育的信仰和执着的坚持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行,就应作为神圣的职业,一辈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象当年红军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和对革命的忠贞,忍受人间难忍之苦,不达目标决不罢休。为了革命成功,方志敏和林觉民等真是铁骨铮铮,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是信仰是追求驱使。我承认当教师发不了财,但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富有和安慰。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则是我们的骄傲和褒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曾鼓舞了很多人为伊奋斗。听说在抗战期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坚持教学,还培育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像钱学森、钱钟书等。狮子岗乡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是清一色的民办教师,每月10元工资,还干得轰轰烈烈、津津有味、任劳任怨的。
心中有信仰,事业有力量。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我们还是应坚持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热爱教师这一行,作为安身立命的职业。只有你最喜欢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哪个职业的背后都有艰辛,没有崎岖坎坷的不叫攀登,没有痛苦烦恼不叫人生。实践证明:只要坚持教育工作的信仰和敬业,付出心血流出汗,就一定能够办好学校,教好学生,留住学生,“不信东风唤不回”。
2、打铁还需自身硬
这句话被习总书记在谈“反腐倡廉”工作中多次引用,好记易懂。我想在教育工作中同样用得上。当教师没有过硬的本领恐怕不行吗?甘为人梯,为人师表皆为教师的形象。所以说当教师的必须对事业无限信仰,在精神上不断追求,不管是在教育教学方面还是在教育理论方面,都应该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如果不去主动学习,就会落后于时代,将被时代所淘汰。
我曾听到议论教师最多的话是:某某老师有水平能力棒,书教得好;有的老师出工不出力,学生不喜欢听他的课……。诚然,当教师的也要“打铁还需自身硬”,不仅有一桶水,还需源源不断的活水。要争取享有学生崇拜你,喜欢听你讲课,听你的课就是享受。
有学历不等于“学力”,有“资格”不一定有水平。我了解的魏书生第一学历初中,19岁当民办教师,热爱教书,酷爱读书,成为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他的奇迹和荣誉是干出来的。邱学华老师,高中辍学起步,20世纪80年代创造“尝试教学法”,传播国内外,运用于千千万万师生受益,有60年如一日的奋斗精神。最为可贵的是退休后仍活跃在中小学第一线,如今80岁仍在搞教学研究,一直没有停息,永远在进步。王蒙高中毕业,一生拼搏,成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小学毕业,却创造了奇迹般的功绩。上述几例难道不是有信仰、有拼搏、有恒心终能攻关的明证吗?
3、争做教育创新者
教学改革、教育创新应跟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总步伐,与时俱进、勇立潮头。我们要弘扬中华传统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摒弃落后的教学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兴趣特长,打下牢固基础。
“高明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笨拙的教师牵着学生走路,无能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邱学华语)这就要求我们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走出“考试教育”的藩篱。
远在殷周时代的《周易》(也称易经)中记录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为师长不应该强迫地教育孩子,而应该等待孩子来求教。孔子的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孔子启发教育思想的生动展示。《学记》中有句名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当代教学专家李镇西、程红兵、魏书生、窦桂梅、孙双金、邱学华等都有很多至理名言和先进经验。本乡王立平、胡时宝、朱一水、江东等新课改教学标兵都是我们认得识、看得见的榜样。
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体现了“三个为主”和把握“四个时机”。“三个为主”即课堂教学过程要从“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主体,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可采取“趣、实、活”三字教学特色:上课首先要上得有趣;上课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课堂气氛要活,学生思维要活跃。这样才能达到师生同乐的目的。“四个时机”:在整个尝试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彻愉快教学;激发尝试兴趣、创设愉快情境、促进合作交流、体验尝试成功。
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刻苦学习和钻研各种教育理论及教学模式,但不能照搬照抄,应结合本校情况、结合班级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需要什么用什么,为我所用,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教师应如何“育”?
教育是“教”和“育”两个方面。教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育是培植养育,提供养料促进成长。教是普遍价值的共性,育是天性各异的个性;教是应知应会的知识,育是本真本色的潜能;教是基本技能的继承,育是不拘一格的发展。
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特别是青年教师,走出迷茫与困惑,坚定教师职业。一个坚定信念的老师才能坚定自己的教育思想,一个坚定信念的老师才能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榜样,一个坚定信念的老师才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赞誉学生,从而惠及每一个学生的一生。
1、怎样让孩子从被教育到自我教育
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在实施新课改的新环境中,我们就是要为学生创设“愉快教育”,使学生喜欢“生动活泼、快乐有趣”的课堂,喜爱“充满活力、特色运动”的课间,喜迎理想的“童趣校园、亲情家园、智慧学园、成长乐园”。从而使学生乐观、乐学、乐为,生命得以恣意生长与绽放!而不是学生厌学、厌考、厌校。教师应引领学生渴望求知、善于思考、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去主动地质疑、实践、探究、创新。例如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方面,教师先做出示范引领: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生生共读,使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校园书香四溢。
帮助孩子“设定目标”(目标是选择的工具),按照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去实践,善于自我管理,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善于改正自己的短处。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小学阶段有点难,在于教师传帮带。
2、优秀的教师可以唤醒学生的智慧
中考、高考的不断改革,意在着力培养学识扎实基础、又有特长和创新能力的人。人就是把好的不断激发出来,把善意、智慧唤醒,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做到的。
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但人生的智慧需要唤醒。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唤醒学生的智慧。老师最重要的职责是发现人,点燃别人心中的灯。点燃你心中的信心,老师给了你自信,老师给了你尊严,这样的老师永远会被记住。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发现孩子身上优秀的品质,去欣赏他,鼓励他。也许一个成绩差生在你的激励下,长大后成为千万富翁。
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迫于升学率和优秀率,很多教师不大重视体育、音乐和美术,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也缺乏这方面的师资。音、体、美这些东西,让一个孩子真正成为一个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有些时候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要会玩。我想不通为什么农村孩子不去集体春游和秋游呢?最聪明的孩子,既会玩,也会读书。我们要抓学生“行为习惯、生活技能、文化知识、艺体专长”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更不能因为学习成绩差,就羞辱学生“大笨蛋”、“蠢货”、“朽木不可雕也”……。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美国等很多国家要求“做义工才能上大学”,不做义工拿不到高中毕业证。我们却放弃了劳动教育。
还有一个“育”的主体是家庭,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家庭教育。“子不教父之过”,学校要重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城市学校利用互联网把家长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家教的优势,参与管理和育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要学会用中华传统优秀的文化和技能、健康的思想去教育孩子、影响孩子,帮助孩子逐渐恢复与生俱来的天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是我们世代传承的。“教师是中国梦的奠基者。教师的重要使命,就是为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并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每一间平凡的教室,每一节朴实的课堂,都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类文明精神的接续、人生梦想的起航”。(顾明远)
朋友们!我们脚下的路既宽广又充满神奇,愿我们为狮子岗的教育顽强拼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努力!
(退休教师:方道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