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学生园地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互动平台

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今天是:   
名师风采
网站调查  
  正在更新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研活动
“徽派语文”随想(一)
编辑日期:2016-3-17  作者/编辑:沈孝永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徽派语文”随想(一)
——2015省小语年会后记

六安市裕安区狮子岗乡查婆店小学 王 立 平

合肥归来,忍不住的想动笔。静坐桌前,思绪既杂且乱,缘由是可记的内容太多,想写的事情太多。元旦假期,终于可以认真地理一理了,思来想去,还是写写对“徽派语文”的点滴感知吧。

参加本次小语年会,实属偶然。接到通知已经是26号,且是填“空”。虽然如此,心里还是高兴。28日去学校,接到市总工会的通知,下午来校检查我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只好留下来接待。晚上八点半,从六安乘高铁到合肥,再打车到旅馆,一路风尘。

走进会场,最大的感受是气氛之热烈。合肥师范附小三小的大会议厅里,挤挤挨挨的一张张笑脸。据悉,原定参会代表590人,经过一次次扩展为1100名。开场曲“沙画----感谢有你”让现场小语同仁如痴如醉。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上午,开幕式,三节展示课;下午,五个单位的交流,安徽大学教授付丁群关于“徽文化”的讲座,吴福雷老师的大会总结;晚上,“徽派语文”教师才艺嘉年华。

参加本次活动,感受有四:

一、徽派语文之真。来自阜阳的武宏钧老师,挟三十多年习作教学之宝贵经验,积极倡导“自由作文”,其著作等身。笔者曾有幸拜读部分作品,受益多多。本次执教习作课《自有作文》,让听者眼界大开。其课堂集知识性、趣味性大成。三个部分:一是自己的“武”姓自然引出大英雄武松,打开了孩子们的思维之窗,引发倾吐欲望。二是两幅简笔画,看似随性,却暗藏玄机,当孩子们“发现”两幅画共同的“缺点”以后,游戏环节呼之即出,在轻松的笑声中,他们获得了写作的素材“武宏钧老师真有趣”。接下来教给学生写这篇文章的方法。这一环节让我思考颇多:首先是这样细致的教会学生先写开头,再写中间,最后结尾,很老套,也会限制学生的自由创作;再是写中间部分,武老师教得更细致,“初识大英雄”、“亲切交流”、“精彩导演”、“心理活动”,面面俱到,这让我感觉孩子们写出来的作文一定是千人一面,相互雷同。坐下来仔细揣摩,武老师这才是真正的教作文!试想:今天,他们学会了写“有趣”的武宏钧,下一次就一定会写“正直”的李宏钧,再下次也会写“搞笑”的张宏钧·······时间一长,又何愁没有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羽扇纶巾的诸葛亮、乱世奸雄曹孟德······

二、徽派语文之智。主场作战的冯璐老师执教《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文本运用之“智”让我叹为观止。一般地说,第一课时任务有三:一是解决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二是读通、读顺课文,初知文章大意;三是理清文本脉络,初步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冯老师的这节课,在指导孩子们识字、写字、读通课文的的基础上,直奔主题,找到黄河的主人——艄公,再引导孩子们进行“对比”朗读,把黄河的“一泻千里,波涛滚滚”,与羊皮筏子的“小而轻”通过朗读而产生紧密的联系,让他们深深地体会筏子在黄河中行走的“凶险”,为第二课时体悟“为什么把艄公称之为黄河的主人?”,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和孩子们动情的朗朗书声。听课过程中,我在短信平台上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冯老师的课,始终抓住孩子们的‘疑’和‘难’去展开教学。通过精心的朗读指导,学生的语感明显增强。指导‘比较’的写法,也在朗读和理解中不着痕迹地完成。语文综合素养就这样一点一滴的熏蒸出来了。”试想,课堂上有这样的朗读指导,我们又何愁不会出现赵忠祥的“动物世界”、朱军的“艺术人生”以及荡气回肠的《中国话》·······

三、徽派语文之妙。名画《蒙娜丽莎》,奇妙的微笑醉倒多少文人雅士;而来自淮南的余洪礼老师执教的《蒙娜丽莎之约》,其妙处让听课者赞叹不已。首先是文本的解读之妙:他把立足点放在“学会欣赏”,最终目的指向领悟“用心、用情才是欣赏”。二是引导之妙:先入为主,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罗丹的名画《思想者》,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欣赏必须“用心、用情”;进而沉入课文,以刚刚了解到的欣赏之法,通过咀嚼、研磨文字,与文本作者的欣赏之法产生碰撞,真切的体会欣赏需要“用心、用情”;再拓展欣赏罗中立的《父亲》、徐悲鸿的《骏马图》,运用所学的欣赏之法,感悟欣赏的“用心、用情”。这样的课堂,孩子们享受着名曲、名画所带来的听觉与视觉冲击,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大幅度提高,久而久之,他们中何愁没有贝多芬、冼星海、梵高、齐白石······

四、徽派语文之群:这里没有诋毁其他流派的意思。平常我们接触的语文教学流派很多,叫得响的XX语文层出不穷。笔者认为,他们基本上都局限于某个区域,甚至是某位名师。而徽派语文是“群”,十万小语人的“大群”。这里有《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低沉、震撼,有《绿岛小夜曲》的清新、灵动,有《天路》的高亢、嘹亮;这里有“徽派清口”的活泼,有《江南雨》的沁凉,有《钗头凤》的相思无限;这里有《沁园春·雪》的大气磅礴,有《就是那一只蟋蟀》的哀婉离愁,有《中国话》的回肠荡气;这里有名扬四海的黄山和黄梅调,有创造数百年奇迹的徽商与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这里“有山有水人文荟萃精课耐品”,这里“无愧无悔江淮儿女人生幸福”······十万人啦!即使这其中暂时没有程长庚,我想,“徽班晋京”的日子也不会久远了!

鉴于能力,搁笔于此。

新年伊始,祝“徽派语文”似初升的朝阳,蒸蒸日上!祝徽派语文人阖家幸福安康!


 
版权所有:狮子岗乡中心学校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